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 戚继光抗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2906215
中国的生存、安全和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分点了我国宝岛台湾。

材料二   在近代史上,中国是“有海无防”,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响至新中国成立,百年来中国所遭受的列强入侵几乎均来自海上。

材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发起了以自强为核心的洋务运动。李鸿章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极力推动近代化海防和海军建设,促成中国国防观念的重大转变。

材料四   大连报6月24日报道,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期我国浙东沿海出现倭寇骚扰的原因,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是谁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台湾府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除鸦片战争和材料二提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百年来中国所遭受的列强入侵”来自海上的还有哪一场战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为推动近代化海防和海军建设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两点)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你认为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有何重大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朝的对外关系

材料一   郑和曾前后下西洋七次,最后一次航行于1482年间,已在朱椒之身后。在后面主持此次派遣的乃是朱棣之孙朱瞻基,明朝的第五个皇帝。平均计算起来,这七次航行中每次费时二十个月。这舰队曾在马六甲海峡与海盗作战,擒获锡兰国王(今日之斯里兰卡,企图劫夺郑和之船只),发解南京听讯,又劝说了好几十个国王与首领向中国进贡,有些国王还亲来中国观光。这舰队巡弋于印度洋,派遣分队前往主要航线之外的地方,从波斯湾到荷姆兹,非洲海岸之桑吉巴尔,红海之入口处亚敦。舰队之中有七人还曾往回教圣地麦加。

材料二   郑和之后再未有遣派舰队之事,船员被遣散,船只任之搁置废烂,航海图被兵部尚书(军政部长)刘大夏焚毁。现代中国学者,对于郑和之下一辈在上述灿烂光辉的创举之后不事继续,既感惊讶也觉得愤恨。看到不过百多年后,中国东南沿海即要受日本来犯的倭寇蹂躏,澳门且落人葡萄牙之手,不免令读者切齿。中国从此之后,迄至19世纪无海军之可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什么?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最远到达的地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学者”既感到惊讶也觉得愤恨”的原因,荡平中国东南沿海倭寇的著名爱国将领是?这是一次什么性质在战争?
2022-06-11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习中国古代史要掌握朝代更替及主要人物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更替顺序



(1)请写出材料一中年代尺①②处的朝代名称及元朝的建立者。

材料二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③“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2)据材料二,写出和每一个序号表述相关的统治者。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两位人物的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
2021-07-22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上图两位民族英雄维护国家主权相关的历史事件。他们分别抗击的是哪一侵略者?

材料二: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2)据材料二写出清朝两位与分裂势力做斗争,为统一大业做出过贡献的统治者名字。
(3)材料二中推动清代国家统一的因素是什么?
2022-07-29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