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 淞沪、武汉会战 > 淞沪会战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2911393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该报道所描述的战役的意义是
A.打破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B.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知识点】 淞沪会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自11月18日起,国民政府各院部即络绎迁往重庆。20日,中央电台奉命广播《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这条消息后,中央党政人员纷纷乘轮西上,中央电台人员也撤离南京去长沙。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军阀割据纷争的混乱
C.侵华日军的步步逼近D.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022-05-06更新 | 75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面对日军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民奋起反击,爆发了(     
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2020-07-06更新 | 2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写道:“上海的炮声(注:八一三事变爆发)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导致作者由感而发的背景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C.北伐军胜利进军D.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
2018-12-20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