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49 题号:13221078
下图是名为“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D.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34]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C.土地改革的实行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021-05-08更新 | 24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实施的150项重点项目的比例统计。这表明当时我国(     
项目轻工业和
医药项目
军工项目机械工业项目化工项目铜铁和有色
金属项目
煤炭、石油、电力
等能源建设项目
占比716378268249828591859949
A.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B.轻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2022-08-24更新 | 67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51年,我国首次对工业化提出了一个设想:“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应建设起来。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这段话的主旨意在(     
A.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B.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C.反思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得失D.突出国际形势对经济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