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3 题号:1323356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之史》

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据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2019-01-31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46.2%28.4%40.6%16.5%8.4%

材料二: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材料一显示,这场经济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2)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是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政府实施的什么政策?
2024-04-10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人教版《世界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银行休业整顿,实行美元贬值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调整农业政策

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积极稳定农产品价格

推行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


(1)材料一中,列宁为“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一中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指出新政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有什么认识?
2023-04-12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