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斯大林模式及启示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8 题号:13235375
《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制度”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苏联模式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航空工业总局的所有生产资源都只为国家的军事目的服务,甚至根本不曾制订过民用产品生产计划。这表明苏联(       
A.改变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优先考虑应对外部的威胁
C.航空工业体系已趋于完善D.缺乏工业发展的前瞻意识
2022-06-07更新 | 10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迅速增长,因为政府提供了这一比例的五分之一。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本货物,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则大致相反。据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     ②限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④高积累,多投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2-26更新 | 5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的体制的含义是(       )
A.大清洗运动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工业化D.高度集权的军事体制
2019-01-13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