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3348558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古代丝绸之路串联着东西方的文明,列举其起点和终点的建筑艺术各一例?

材料二:



(2)指出图中A处军事强国和B处的城市分别是哪个?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观点。
(3)综上探究,文明交流有哪两种方式?结合中国历史,各举一例史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通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列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丝绸之路开通于我国哪一朝代?曾两次出使西域,为开通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谁?

材料二   汉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2)结合地图及所学知识,写出汉朝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地点。
A.        B.        C.玉门关        D.        
(3)结合地图及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4)东汉时期,哪位人物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了联系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摘自“百度词条”


(5)当今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有何现实意义?
2020-02-21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历经磨难十年后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不愿夹击匈奴。张骞回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各国的政治、军事、地理、物产和风俗等情况。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联合乌孙国夹击匈奴,乌孙国没有答应,但派了几十名使者陪同张骞归来,自从西域各国同西汉相继建立了良好关系。后来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进一步促进了这条道路上的交通和贸易发展。东汉的班超曾任西域地区长官(西域都护)30年,为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自此,自长安至欧洲大秦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材料二:唐朝时期,经济文化繁荣,海陆交通发达,交往的国家遍及亚洲、欧洲、非洲。长安成为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国际都市。714年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海上交往有日本、新罗、印度、大食等国家和地区。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南宋时期,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贸易往来。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管理和保护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对前来贸易的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凡设有市舶司的城市,都建有专门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在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专门的外商子弟学校——蕃学。

材料三:元朝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与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西方的传教士沿着传统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大都兴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元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商人在这里定居。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最著名的是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解决了陆路的不便性。明末清初实行海禁,海上丝绸之路日趋衰落。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国丝绸之路兴盛的共同原因。
2017-06-13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汲取历史的智慧。历史留下了人类发展的足迹,指点着前进的航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创立了什么制度?任举一例说明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图中A、B两处在汉代时的地名是什么?为加强对C处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024-02-03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