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辨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8 题号:13402979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错误:                                     改正: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南京。(       
2021-03-12更新 | 31次组卷
辨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把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几代中国人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的社会改革和经济恢复,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创造必要的前提。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是在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起步的,而且缺乏必要的资金、人才、经验。但国际、国内的局势又不允许等到条件更好、更有经验时,再开始大规模建设。因此,中央政府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中心环节是重工业,其中主要是能源、原材料、机械制造等空白和薄弱工业。但把重工业作为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农业和轻工业。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曾作了说明:“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都不搞了。”还指出,轻工业是保证人民需要的,而且发展轻工业还便于积累资金;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必须发展农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下册)》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为了把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
(2)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在经济恢复,国际、国内局势大好情况下开展的。(     )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虽是重工业,但不是集中一切力量发展重工业。(     )
(4)我国能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辉煌成就,与苏联专家的援助分不开。(     )
(5)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成效显著。(     )
2022-09-28更新 | 45次组卷
辨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改正:

(2)1953——1958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改正:

(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为实现和平过渡国家采取没收政策。

改正:

(4)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改正:

2018-04-08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