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347458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他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1)“这些原则”指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原则”对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如何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举一例)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的?(举两侧)

材料三   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录》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的两项“实际行动”?这些行动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安克雷奇举行。杨洁镜主任在会上发表掷地有声的讲话在网络上引起极大反响。下列文字材料均节选自该讲话。

材料一:我们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我们的利益也有共同点。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无论大小国,特别是大国,能够团结一致……来实现公平正义,相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


(1)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利益共同点”是什么?当时,中国哪一外交主张有助于构建“公平正义、相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材料二:中美两国应该加强相互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努力扩大合作,而不是进行对抗……我们两国之间过去是有过对抗,这个结果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


(2)中美之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抗”指什么?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简述中美关系是如何结束对抗走向正常化的?

材料三:下图是社交媒体上刷屏的《辛丑条约》签订现场(1901)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场景(2021)对比图。

   1901年辛丑条约                                                                   2021年辛丑年


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美国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


(3)如上图所示,从“丧权辱国”的条约,到“掷地有声”的讲话,你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1-07-19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十六亿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


(2)周恩来促成“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

材料三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摘编自《尼克松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

材料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止2019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家组织的工作。


(4)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2023-09-13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国际局势纷纭变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政府提出的战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结束后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请说出在冷战时期最能体现中国政府“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都有哪些?请举一例。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显著特点?指出“新旧交替”时期中国政府奉行“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活动。
(4)综上所述,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2020-02-05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