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 >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 题号:135306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阳自古就是米粮川,宋代就出现“一年两熟”的双季稻。宋代建阳人江翱曾出任汝州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令,当地百姓因干旱而绝收。江翱便派人回家乡建阳贩运占城稻(占城又名占婆,今越南中南部)良种到鲁山种植,第一年就喜获丰收。南宋时,“建阳县嘉禾生一本十五穗”(一枝根茎抽出十五枝稻穗),宋理宗皇帝“龙颜大悦”,诏改建阳为“嘉禾县”。

——摘编自刘建话说古建阳

材料二   位于建阳区水吉镇的建窑为宋代著名窑场之一,创烧于唐末五代,盛于两宋及元初,元代中后期走向衰弱。窑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以烧制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墨釉瓷碗为主,俗称“建盏”,不少为御贡品。建盏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日本国曾派陶工到福建学习烧造黑釉瓷的方法。日本都、道、府、县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收藏有相当数量的建盏,腾田美术馆和静加堂收藏的“曜变天目”茶碗(南宋)被视为国宝级文物。

——摘编自陈明考等《建阳县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建阳引种的占城稻传出的国家。概括宋代建阳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窑在历史上的地位并归纳“建盏”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阳在宋代时期的贡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二 “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到何时最后完成?
(2)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020-07-30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户数

人口

天宝十三年(754年)

9619254

52880448

广德二年(764年)

2933125

16920386

材料二:安史之乱后,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分布格局已有所变化。在某些方面,南方的发展已开始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而表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摘编自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

材料三:中国古代南方经济最终超过北方,归根结底是由构成社会生产力实体三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情况所决定的。首先,掌握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大量增加……其次,先进的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复次,南方气候温湿,各类作物与北方相比一般具有生长期短、产量高的优点,……此外许多不宜在北方生长的作物,在南方却能得以广泛种植,茶叶就是显著的例子。再者,丘陵山地的物产资源一般也较平原丰富。因此南方在劳动对象方面的条件也胜过北方。

——摘编自郑学檬、陈衍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若干问题探讨》

材料四:隋唐时期黄河中游森林开始遭到破坏,黄河的决溢显著增加,南北地理环境演变的巨大反差使南北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巨大升沉起伏,直接影响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郭豫庆《黄河流域地理变迁的地理考察》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给唐朝统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列举:安史之乱后南方发展已开始占优势的表现。
(3)中国古代南方经济最终超过北方是在哪个朝代全面实现的?请你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唐以后北方农业停滞不前的原因给我国现代发展经济的启示是什么?
2020-09-17更新 | 12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谚包括关于耕作、选种、锄地、施肥、播种、育田等内容,绝大多数简洁明了,即便没有种地经验的人也可以拿来就用。我国农谚起源也相当久远,如《诗经》中的“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且流传至今。同时,农谚类型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别,如河北等地的“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江苏等地的“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费洁心《中国农谚》

材料二   中国占比较高的农谚类型数量分布统计表

气象类农谚水稻类农谚小麦类农谚棉花类农谚蚕桑类农谚
25.16%14.6%11.45%3.95%1.13%

——游修龄《论农谚》

材料三   农谚不仅描绘着中国作为农业古国和大国的灿烂文化图景,更是我们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持续汲取营养的重要文化源泉。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农谚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示农谚类型占比较高的原因。
(3)从下述内容中任选其一、举例说明农谚的价值。
①科学价值②历史价值③现实价值
2024-06-1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