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大运河的开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357219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6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4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1)隋朝大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的这段运河叫什么?隋朝开通大运河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19613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面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2)明长城总长万余里,其东、西的起止点是什么?明长城中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的这一段长城叫什么?
(3)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 胡曾一《汴水》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一《 汴河怀古》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哪位皇帝时修建大运河?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2)请写出材料一中的字母B代表的城市名字。
(3)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大运河共分为4段,其中经过今河南省境内的是哪两段(写出图中的代号和对应河段的名称)?
(4)以上两首诗,哪一首更全面的反映了大运河的影响?
2020-10-26更新 | 9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1)材料一中“此河”指的是哪条河?中心在哪?
(2)根据材料回答,皮日休对“此河”是如何评价的?

材料二: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是唐朝发明并推广的重要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三: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人们普遍称赞江南的富庶,……手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


(4)材料三中所提及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纸币的出现说明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四:

北方南方
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方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5)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嚣夷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


(6)材料五中,当时“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2021-08-29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政绩来看,他完成了统一大业,取得了开皇治世的繁荣局面,从工作作风来看,他酷爱工作,在国家事务的舞台上,都处处留下了他勤奋的足迹,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孙中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代皮日休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隋朝统一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和唐代诗人皮日休分别对隋朝哪一开创措施进行了评述?

材料二:



(2)观察上图,判断此统一王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中央集权国家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然可观的典章制度,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多出现于统一时期,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以至于经济重心多在首都。……分裂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周期性发展过程。

——田余庆《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9-07-18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