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3662005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次改革消灭了哪一阶级?
(2)材料二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法律?它是在什么会议 上制定的?在这次会议上我国确立了哪一制度?在此之前 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文件?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回答:
(1)1949年9月,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我国第一部                                  类型宪法。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 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的任务。
(2)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                           ,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油田的建成,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局面。
(3)列举出新时期以来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4)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               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2017-05-23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目标,把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与多党协商结合起来,首创人民政协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导入外来党治模式,吸取国民党党治模式变异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之后所进行的政治创新。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这项制度的确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材料二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说明了什么?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023-04-25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体系是在中国的历史土壤和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同学们围绕中国制度的变化,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任务一   认识近代探索】

材料一   近代以来的中国,多种政治力量都进行过努力和探索。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试图推行君主立宪;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创立了民国;民国政府移植过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等制度和治理方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摘编自杨宗科《制度自信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参与了中国近代探索的三种阶级力量。
【任务二   关注现代制度】

材料二   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结合所学介绍中国古代体现民本思想的两个举措。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民本思想在中国现代制度体系中的新发展。
【任务三 论述个人观点】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制度建设”为主题提出观点,结合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