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136869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非航海民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他们的独创性本身表现在航海方面正如其他方面一样。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摘编自李约瑟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初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国海军。结合所学知识,以15世纪初的史实说明中国不是“非航海民族”而是海洋强国。

材料三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持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摘编自《南方日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知识点】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出土于唐朝墓葬的部分文物图片


材料二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报经清廷批准,成为清政府管理外国人的第一个正式章程。从此洋行制度正式确立,以一口通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闭关政策最终形成。

——摘编自向玉成《清代华夷观念的变化与闭关政策的形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些文物图片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唐朝有两位高僧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请举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抵达的地区及其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2022-11-25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材料三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开始转型,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3)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2021-04-27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

材料一


李世民打天下时的坐骑之一飒露紫

材料二   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最鼎盛时期,据材料指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
(2)据材料二,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余晖”。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盛世局面出现应具备哪些条件?
2022-08-23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