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37559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其主要内容是以“强兵”为中心的近代国防、工业、交通、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建设。活动内容是围绕着目的转的,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成果并不是生产出了坚船利炮,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摘编自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新政的口号。
(2)你赞同材料中划线部分提及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认为: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经过30年的努力建设,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因此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19-12-11更新 | 88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维新运动的酝酿准备阶段与洋务运动同时并行,洋务派“师夷长技”,谋求富强,比之封建顽固势力拒绝效法西方,反对任何变革,无疑是一大进步。洋务运动失败了,维新运动继之而起。洋务运动为维新运动作了必要的准备,维新运动对洋务运动既有否定,也有继承。维新运动不象洋务运动那样维护封建主义,而是要走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显然维新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翻版,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如果说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维新运动则自觉地全面推进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新阶段。维新运动虽然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以失败而告终,但维新运动却是民族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起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作用,比之洋务运动,则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摘编自涂鸣皋《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之比较》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都发生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大地。(     )
(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要引导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3)维新运动是一场全面推进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改革运动。(     )
(4)维新运动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
(5)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
2023-12-14更新 | 11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进入近代,中国虽落后于世界,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没有停止重塑自信的脚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新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三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后的几年,一直在为变法做着准备。全国议论时政,宣扬变法的风气已经逐渐形成。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全国人心激愤。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指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上谕《定国是诏》,表示变法决心,异常短暂的改革开始了。

——童超《中国通史》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群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五   “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学生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断送’,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2)材料二中“曾姓时髦郎中”所开“洋务清火汤”的主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服若干剂未见转机”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变法”得以实行的外交因素。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改革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5)根据材料五,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2019-11-12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