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 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3764115
俄国在历史上几经更名:

①第一阶段1547年1月—1917年3月二月革命前,称沙皇俄国,简称沙俄。

②第二阶段1917年3月—1922年12月,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③第三阶段1922年12月—1991年12月,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④第四阶段1991年12月—现在,称饿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


请回答:
(1)在第一阶段沙俄曾进行过改革,也曾参与过战争。改革中最著名的是哪两次?战争中它加入的是哪一军事集团?
(2)指出在第二阶段为苏俄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领导的革命取得的胜利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3)苏联模式的弊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日益暴露。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进行了什么改革?此次改革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

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这个阶级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受压迫的,如今却到处都在走向新的生活,去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使人类摆脱资本的桎梏和帝国主义战争。

——摘编自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1)简要概括材料一图片事件的结果。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年425.1355118.217330
1940年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9367.26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苏联实行这一模式后,以10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作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

——摘编自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表格、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由于大量开荒,几百万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摘编自《苏联真相》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4)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苏联兴衰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3-09-03更新 | 1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因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仅限于国家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可以说,这种改革还是企业外部的,而不是企业内里的。而进入90年代后,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摘编自杨圣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宏观调控机制改革或是滞后,或严重扭曲,或是原封不动,就是说,没有为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商品生产创造外部条件。加上当前由于苏联市场极度紧张,绝大部分企业和产品处于垄断地位,竞争机制基本上不起作用。……这些情况反映出苏联改革设计对市场机制发展规律认知的缺失与矛盾……80年代中期后苏联生产继续滑坡,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摘自陆南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70年代末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的变化     
(3)材料三中,作者分析前苏联20世纪80年代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2020-04-28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材料二   下面是小明同学绘制的俄国近现代史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日本的“战后改革”是在哪个国家的占领下进行的?日本让我们引以为戒的“行事习性”是什么?
(2)材料二中A处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其性质是什么?B处是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列宁领导实施的什么政策?C处改革的领导者是谁?
(3)材料三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经济特区“从试点到推广”,哪个开发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3-04-11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