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商业贸易的发展 >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6 题号:138432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①政权将哪里作为都城? 宋朝时期建立了一些榷场。请解释榷场的合义。

材料二 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采,把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精依托的对象,固定为“祖宗家法”。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掌管军致的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都指挥使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李道涛《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宋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唐朝时期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名流文士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存”。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将姓名封住糊起来,称为“糊名法”。

——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3)依据材料,概活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等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材料四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英宗时外贸收入年63 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宋朝城市繁荣,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4)请写出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机构的名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五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携带)……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社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

——《宋朝事实》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时期这种货币最早在四川流通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2023年年底,一股“尔滨”热将本年度的旅游业推向高潮。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西湖图》

南宋时期,类似左图的城市“图经”“地经”大量问世,图中标注有道路、里程、旅店、景点等信息,广受时人欢迎。

材料二   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570名旅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行程24英里,每人收费1先令,被视作近代旅游业的开端……1846年,托马斯·库克带领一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

——彭顺生《世界旅游发展史》

材料三   新中国旅游事业发展简表(1949-1999年)

时期阶段概括
1949.10-1964.5拓荒阶段1955年初到1957年10月,共接待各国自费游客3385人,其中80%来自苏联和东欧国家。
1964.6-1978.12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外国游客几乎断绝;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固和日本的游客才有所增加。
按计划完成国家旅游接待任务,外宾接待实行“定点”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牵先成为旅游开放城市。
1978.12-1984.9“双轨制”从1995年开始,“双休日”旅游消费不断增加,国内度假型旅游产品开始盛行。
1984.10-1999年底市场化发展阶段1999年入境旅游人数7279万人次,外汇收入141亿美元。

(1)材料一反映了南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还出现了哪些社会新气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马斯·库克在推进近代旅游业发展中用到的新式交通工具。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3)请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个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阶段,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03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一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二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请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3)材料三的文物出自哪一朝代?从中可以感受到哪些社会信息?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1-04-24更新 | 1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社会文化反映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摘编自《中国审美文化史》


(1)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请说出唐代成就高、影响大、非常非常有名的诗人。(列举两人即可)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诗的特点。

材料二   某初中班级组建历史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搜集了以下五则图文材料。

当今财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
军国费用,取资江淮。——唐宪宗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
谚语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范成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文字材料体现出的我国古代(唐宋时期)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图片材料能否作为研究这一发展趋势的历史证据?并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北宋纸币出现的原因有那些?
2022-10-31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