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426030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学习西方。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辛亥革命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革命派所发出的“建设新中国”的呼声,是20世纪中国的时代最强音。“在亚洲首创共和”的历史功绩自应彪炳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史册。

——摘编自刘学照《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1)依据材料一,李鸿章为“中国欲自强”而做出的努力的一场运动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
(3)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4)领导辛亥革命的是哪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依据材料三说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5)从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三次探索异同点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上海这颗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近代百余年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2)李鸿章“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3)材料三中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材料四   

   

图1《五四运动》(绘画) 图2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材料五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开的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4)图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如何?
(5)图2建筑见证了中共一大的召开。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重大历史意义。
(6)回顾上海百年沧桑,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019-11-24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深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根据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根据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语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最大的历史贡献?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试总结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什么特点?
2024-01-25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唤醒了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命运的意识,让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中国日益不得人心。辛亥革命以后,全国反帝反封建意识空前高涨,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摘编自郭向阳《浅谈辛亥革命对中国国家现代化民主化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

材料二: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共一大会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023-08-13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