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436016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材料一是我党在什么时期制定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的路线制定后,党中央在实践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
(3)出现这些严重错误的原因或教训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1)【会议篇】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
(2)【人物篇】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人物称号
“铁人”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


(3)【成就篇】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请你列举2项实施这一决策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4)【感悟篇】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2019-04-07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部分史实简表

时间

史实

结论(历史意义)

1950-1952年底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1957

B

1953-1956

三大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依据材料一简表内容的要求,分别填写A、B两处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B处相关内容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80年代初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举措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三: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隆平能取得伟大贡献的原因是什么?
2022-11-21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是我国1953—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

时段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14.6%
1958—1962年0.6%
1963—1965年15.7%
1966—1976年7.1%

(1)材料中1953—1957年经济快速增长。这一时期我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2)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0.6%,如此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3)1963—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加快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4)1966—1976年经济发展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018-03-16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