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439600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兆瓦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史实,论证这一基本观点。(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最早的租地农场则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14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先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的大学日益减少,而由国家或教会创建的大学迅速增加。地域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

——摘编自刘静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变迁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14世纪以后欧洲大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新现象。
2023-01-02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文艺复兴挣脱了种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产。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财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分析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人们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长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找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锦延600英里的小西班牙岛屿得吾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2)这位航海家是谁?其航海日记关于地理位置的记载有一处错误,请予以指正。

材料三:有人认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也有人认为欧洲殖民者从此开始了持续教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对此小明和小红同学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材料三事件的影响。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有何共同影响?
2022-04-20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交流能够带来文明成长,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对外交流见证文明交往。概括下面两件大事的共同作用,并画出丝绸之路的简要路线图。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 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2)【世界发展】看待历史事件要从多角度出发。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分别评价下面两个历史事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15世纪意大利航海 家,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美国将每年10月 第二个星期一定为哥伦布日,以示纪念……美国 土著居民权益团体近年来呼吁各州废除哥伦布日,以“土著人日”代之。


——新华社新媒体

图二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3)【人类命运】下面展现的是人类走向近代的空间范围的变化。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反映了怎样的趋势?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说明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悟。
2021-03-30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