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4411244
“近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

材料一   归类整理

历史事件主要代表人物观点、目标主题词
A 李鸿章、曾国藩师夷长技以自强开近代探索之先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等B圆救亡图存之梦
辛亥革命C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创民主共和之国
D陈独秀民主、科学开思想解放之门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请你给上表内容归纳一个学习主题。

材料二   史料分析

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洋务派通过创办民用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3)文中的皇帝是谁? 据材料概括指出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
(4)唯物观点:综上所述,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变化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䜣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一举办……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

材料三   《复兴之路》解说词提到“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气象。”

材料四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口号?
(2)轮船招商局和湖北织布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什么工业?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3-10-30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洪流中。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场战争?材料一签订的条约是哪个?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哪个?
(2)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你是如何评价它的 ?
(3)材料一、材料三涉及的两个条约分别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6-11-27更新 | 6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6-11-27更新 | 5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