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末农民大起义 > 陈胜吴广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4460761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但它只有十几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一次以“秦帝国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兵戈逮狂秦】
(1)一组同学梳理了秦帝国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根据提示,在方框A、B、C、D处填上对应内容。

任务二【垂辉映千春】
(2)二组同学整理了秦帝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变革,请你补充完整。

任务三【大略驾群才】
(3)三组的同学绘制了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请你把图中A、B两处补充完整。从示意图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四组的同学展示了下面两组图片。哪组图片为我们研究秦的暴政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秦帝国的兴衰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知识点】 陈胜吴广起义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做巨大改变,秦政府和周政府大大地不同,周政府不过是个国王亲属和大部落酋长们住的大庭院,秦政府是真正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四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出该统一国家建立的时间。
(2)材料二中周政府的“大庭院”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概括秦的政府组织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一所述内容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此事件地位如何?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你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
2023-10-23更新 | 1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王朝,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对后朝的影响甚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

材料二: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说文解字》

材料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姓名)?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这种情况,秦始皇采用了什么措施?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3)为巩固秦朝的疆域,秦始皇在边疆修筑了什么军事设施?在地方又实行哪一项制度?
(4)材料三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领导人是哪两位?他们为什么要“亡秦族”?
2020-11-11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观察图片并仔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900多名被征发的农民前往渔阳戍守长城。途中被大雨困在大泽乡。依据秦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因此,二人决定发动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口号,建立了“张楚”政权。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二   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支。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颗粒无收,官府征赋如故,阶级矛盾尖锐。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针对明朝土地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李自成在长安建立大顺政权,接着挥师北上,攻克北京,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你认为上面哪个口号最能表达农民的根本诉求?简要说明理由。
2022-07-24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