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4652377

商鞅出生于卫国,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在魏相手下做过官。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请回答:
(1)商鞅“少好刑名之学”,由此判断他属于哪家学派?举出该学派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
(2)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由此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3)根据材料概括商鞅最后兵败被车裂而死的的原因,你认为商鞅变法是否成功?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材料二: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编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核心思想分别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局面出现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0-01-06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主张照片主张

A
左图人物在政治上:核心思想是“仁”;在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①”
B
左图人物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C
左图人物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当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②”
D
左图人物主张“③”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E
左图人物强调“④”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F
左图人物主张实行“仁政”;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对不义战争。
(1)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图片展,请你在上面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
(2)以上图片需分类布展。请你把人物图片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2022-04-20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政治及思想文化的进步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材料一   小明想了解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生产情况,以下是他收集到的相关考古资料。

①河姆渡人使用的骨耜②西周时期的青铜农具③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④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1)请将以上生产工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序。(写序号);这些生产工具的演进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小明学习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后,将本课内容进行了梳理,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将思维导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根据思维导图,说说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3)材料三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材料三反映了“商君”的哪些改革举措?(写两项)。

材料四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请列出一个当时的主要学派。
2023-12-1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