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7 题号:15048803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棉纺物(亿米)38.350.532
谷物(万吨)163921950519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某法律文件


(1)材料一反映了但是中国的什么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做了什么决定?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一期间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哪里?
(3)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从1952到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5)材料四中“某法律文件”指的是?它是哪一年制定的?根据材料指出,这部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新中国自筹备至成立以来,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指引中国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目标,把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与多党协商结合起来,首创人民政协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导入外来党治模式,吸取国民党党治模式变异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之后所进行的政治创新。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以上宪法通过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本次会议上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3)中共八大提出的任务是什么?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表现及70年代取得的科技成就。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4)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内背景?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说明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2022-09-22更新 | 11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549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以一届人大为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治化和民主化。

——摘编自《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   


材料三   建国初……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二,请你写出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这次大会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选举的国家主席是谁?
(2)材料三中“这种状况”是指什么? “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
(3)材料三中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请你归纳这些成就呈现的特点。
2022-06-24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性经济规划开始了,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中国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这一时期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摘编自费正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新中国在“工业化道路”、“经济制度改造”、“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0-07-26更新 | 3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