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5058744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道路,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条件,世界上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摘编白爱德华·拉津斯基《最后的伟大沙皇》

材料二:列宁主张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列宁明确把它定性为“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列宁解释说:“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后退几步,然后再起跑,更有力地向前跳”。

——刘书林《清醒的退却,坚定的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如何表现出“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指什么?“喘息和恢复”的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选择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铸就“新的国家其如何加强军队战斗力。

材料二 俄国国内农民起义统计表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当时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危机?有学者认为1861年起义率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请说明其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出幕府统治面临着怎样的统治危机?结合19世纪末中国形势,请用史实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材料四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材却属于你们。”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俄罗斯》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调整后的政策名称。
2021-05-22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社会发展的洪流滚滚奔腾,不可遏止。一排排巨浪掀起又沉下,从激起的细碎泡沫中,我们依稀可见许多民族在遭受逆境后变得更加强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劳力强大,政局混乱……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震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1)面对材料一中的两种时局,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哪两位人物解决了危机?概括阿拉伯半岛这位历史人物解决危机的途径及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783年……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2)阻止美国分裂的因素不仅有科技,还有经济和政治因素等。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因素方面选取恰当的历史事件,并结合该事件对美国产生的影响,对威尔斯的“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这一观点加以反驳。

材料三   俄国之所以能够在对外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并且一跃而成为一个军事强国,更是和彼得一世的改革分不开的。他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推行的改革,大大增加了俄国内部力量。彼得一世的改革,大体上有三方面。第一,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第二,厉行军事改革……第三,发展工业……俄国在18世纪的过程中虽然由弱国发展为东欧强国,但是由于农奴制度的存在,国内社会经济还是非常落后的。

——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给俄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本次改革给俄国以后社会发展带来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哪次改革以法令的形式扫除了该障碍?

材料四   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实现平等和幸福的美好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一诞生,立即受到欧洲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1917年,社会主义理想在俄国变成了现实。苏联成立后,奉行着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开创了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

——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4)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社会主义理想在俄国变成现实的成功探索及探索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3-12-21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用贫雇农,采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选自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变法?
(2)材料二的现象得益于俄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3)材料三是日本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最有远见的举措是什么?
(4)阅读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2023-02-14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