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5117349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戌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作用及其依据。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材料一中图一所代表的企业是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归纳洋务派的一系列举措有何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思考材料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2023-04-15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4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世界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那也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近代化历程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外文外,还学习汉文。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新政府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14世纪——20世纪初西方及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2)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从材料三、四我们可以归纳出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相同点有哪些?
(3)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最早产生于什么事件中?中国仿效过西方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吗?举一例说明。
2017-06-07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

——摘编自杨天宏《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材料二   维新变法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摘编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索得巨款,割走国土”的条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概括革命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2023-03-29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