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5140943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当时国内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极为富足。除了像旱涝等自然灾害外,帝国约在70年中竟不寻常地没有遭受重大的动乱。

——费正清 崔瑞德《剑桥中国史》

材料四: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这是什么水利工程?其作用是?
(2)材料二中的文物反映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历史上将汉初“安定、富足”的局面称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形成与汉初哪一政策有关?
(4)材料四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它的形成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知识点】 陆上丝绸之路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在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完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西贸易史》

材料三

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到极大摧残。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述,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祖冲之,公元429年生于建康,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有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就派他做研究工作。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简述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和二者在政治上的统治措施。
(2)材料二中的“凿空之旅”“这条通道”分别指什么?简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条通道”的示意图描绘出来。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两位历史名人的历史功绩,并归纳二者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2023-12-26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汉武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法令”指的是汉武帝采取的哪一措施?该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了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又采取了哪一措施?

材料三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3)依据材料三,“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最大的人是谁?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21-12-23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大理念,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一贯的主线。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及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并影响着世界。

——候盼红《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探析》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个,总称为“海南诸国”。……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期,而且为政府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7——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   “世界是平的”,可扁平的世界却以自由流通的名义悄然完成社会分层,导致贫富分化。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以欧亚非大陆的互联互通复兴丝绸之路文明,以期开创共同发展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试举一例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海外贸易呈现出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而采取的一项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为了什么。建设“一带一路”有什么美好愿景?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此愿景?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
2023-04-06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