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开国大典 >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5145663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阶段)”和“第二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
【工业强国梦】

材料二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制定的建设规划是什么?这个规划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民生幸福梦】

材料三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3)材料三所反映的政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艰难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地树立起了尊严……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着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地树立起了尊严”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结果如何?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材料三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提到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实质是什么?请给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主题。
2022-06-15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随着不同时代的要求,新中国围绕不同的建设主题,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新中国的建设”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建设】

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经济建设】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编自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

材料三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年份公有制经济半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197856.242.90.9
199741.933.924.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文化建设】

材料四   他(毛泽东)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这就叫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摘编自陈清泉、宋广渭《陆定一传》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大会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从材料二图中可以得出“一五计划”的哪些特点?依据材料二,概括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中的简表,说明我国经济领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材料三中的“新体制”指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提出的方针,并举出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文学和戏剧的杰出作品各一例。综合上述材料,总结70多年来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
2022-07-19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材料二:在危机与困难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总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执着的坚守。



材料三:小日记折射大时代。品读日记。

万慧芬的日记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多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一定要胜利完成土改。

(1951年11月2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简析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回答,当新中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时,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正确抉择是什么?此抉择有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万慧芬日记并结合所学,简述她参与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意义。
2023-04-1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