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中华民国的创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5152578
口号折射着一定的政治主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他们领导了什么运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这场运动的地位?
(2)材料一提到的口号在当时除“自强”外,还有哪一口号?哪一企业是在这一口号下创办的?(例举一个)
(3)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举出他们当中的两位代表人物?
(4)材料三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材料中提出的“民国”是何地建立的?
(5)材料三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由孙中山阐发为什么?
【知识点】 中华民国的创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传播思想】

材料一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               《警示钟》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摘编自《同盟会宣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出现众多宣传民族民主革命著作的原因。分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武装斗争】

材料二


         
徐锡麟                            秋瑾                                                  黄兴绝笔书                                                         湖北军政府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革命党人身上具备的优秀精神品质。简析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任重道远】

材料三


   
                           清帝退位诏书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作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

材料四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其革命任务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探索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023-10-03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南京作为古都,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劫难和求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图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三:在南京举行的侵华日军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图一中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图二是近代史上哪一革命的重要成果?
(3)图三的受降仪式应是哪一年举行的?为了牢记历史,每年的哪一天被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4)图四见证了近代史上什么战争的胜利?
2022-08-12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 忆吾幼年,从学村塾……又数年即回祖国,就学于广州之博济医院……以医亦救人苦难术。然继思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欲救国救人,非除去此恶劣政府不可,而革命思潮遂时时涌现心中。

——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救国思想的变化。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至完美的国家”的构想。

材料三 辛亥革命大事示意图(部分)



(3)把以下事件补充在材料三的空缺处。(填序号)

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习近平《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的讲话》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
2023-01-04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