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520954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使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便、迅速、直接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三则材料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所示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思考,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在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191319281932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煤炭664343
555432

材料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之“变”(下图):


                                   罗斯福
(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含义是?据材料概括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的原因。说出苏联到1937年时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之‘变’”的特点,并说出“抑制生产相对过剩”的具体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留下了怎样的宝贵经验?
2024-01-17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俄之“变”。

材料一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摘编自《列宁全集》

美国之“变”

材料二   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是在资本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世界形势下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

中国之“变”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来,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除旧布新力度,改革在不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摘编自邵梦姝《与苏联东欧相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材料一中“改良主义的办法”指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应对哪一事件?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4)综上所述,20世纪世界经济之“变”,体现出哪些智慧?
2024-05-10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发展近代经济。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回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而去。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高一历史上册

材料五:戈尔巴乔夫推行以“民主化、新思维”为旗号的修正路线,非但没有革新苏共、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权,反而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成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霸权……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借鉴他人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摘自张树华《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个历史事件?
(2)材料三中列宁的“让步”是指1921年实行的什么政策?
(3)材料四中的他(美国总统)指的是谁?其中“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五中的“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指的是什么事件?
(5)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迪?
2023-03-15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