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战略大决战 >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5221632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刻有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材料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1946-1949年,这段时间是哪一历史时期?哪次战役使东北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哪个政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2)材料中的“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1949年,其起点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中的“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请举出1840-199年间两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各一位。
(4)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我们对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为继承革命先烈们开创的事业应该怎么做?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这一阶段的最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过去阶段中,由于国民党的不愿意和民众的动员不够,因而没有完成争取民主的任务……(五)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六)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不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民主权利,不去彻底改革机构,使政府成为全民族的国防政府。(七)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但我们相信,已经发动的抗战,必将因为我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冲破一切障碍物而继续的前进和发展。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三)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四)我军执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方针,当然要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到国民党区域创立新根据地需要时间,需要在多次往返机动的作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抗战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基本规律。
2023-02-22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北平),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材料二   淮海战役确实是一次伟大的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有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的正确领导……解放区党政军民全力支援,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前线部队有给养,伤员有人抬,使我们能连续持久作战两个多月。各兵团各兵种协同作战,到会各位同志在前线机动灵活指挥,全体指战员不辞艰苦英勇作战,我们终于取得了全战役的彻底胜利……现在我们取得了技术上和数量上的优势了。我们除了没有飞机外,一切都有,我们的炮兵和坦克比敌人多。在全歼杜聿明集团时,我军炮火便完全压倒敌人。我们在政治上更获得了完全的优势。

——《粟裕回忆录》

(1)1948年到1949年,哪些战役使“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哪一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2)根据材料一、归纳出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与所学知识,谈一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4)英雄的人民军队,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打败了国内外异常凶恶的敌人,以鲜血和生命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请谈一谈我们应如何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
2024-04-04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小红同学在复习“解放战争”这一单元时,设计了时间轴梳理史实,搜集了材料进行分析,请你协助她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将时间轴上的相关史实补充完整。

材料一   “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

材料二   三大战役的胜利同样离不开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斗争艺术。……如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淮海战役制定了“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平津战役中,“……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毛泽东领导的三大战役及其当代启示》


(2)依据材料一、二,归纳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学习了“解放战争”这段历史,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021-01-08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