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 江南开发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5288640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江南之为国,盛矣……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自此以至大明之季,年逾六纪……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沈约《宋书》


(1)据材料一,概括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

材料二 宋文帝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整理笔记

材料三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

东汉时期,南方有些地方的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的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时期。阅读下列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1)结合材料一中所述的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几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至少列举两项)?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两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甜美土肥之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收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3)材料三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根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汉化举措?(至少列举三项)
2021-01-13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汉至南北朝不仅是一个政权统一与分裂相互交替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科技文化发展的蓬勃期。请你运用这一时期所学史实,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归纳梳理——明晰科技发展】
(1)观察下表,根据提示信息填写出①至③的内容。
时间科技成就影响
西汉耧车
造纸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促进文化传播
曹魏成为后世农业领域常用的灌溉工具
任务二【读书万卷——领悟政治变化】
(2)阅读下列史料,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幅三国鼎立局面的方位示意图,并概括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

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任务三【识图分析——理解经济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中原汉族为什么要迁往江南?人口迁移对江南地区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2023-09-13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的状况如何?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南方经济发展后,哪个城市成为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017-12-10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