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534164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整。


(1)请写出下面方框内①②的内容。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历史事件的成就?写出这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一项。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见下图“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4)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座城市?简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农村存在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1978年,全国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安徽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突破旧体制的限制,开始包干到组、包产到户……1980年,邓小平肯定了农民的改革创举,在党中央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许多地方一年见成效,地方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几年就变了样。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农村改革见成效的因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2023-07-28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历史小组搜集到了建国初期的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观察图片。



(1)请你将上述三幅图片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连线。
图一抗美援朝
图二土地改革
图三开国大典

材料二   对材料一中的图一,有以下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从国内社会生活看,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新中国结束了这种状况,人民当家做了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已解放的广大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统一。国家成为统一的整体,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盘筹划,可以一直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一中的图二、图三的胜利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请回答:图二和图三分别从哪些方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020-10-28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材料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材料四:2012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依据哪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文件进行的?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4)材料四提到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是在哪次大会上阐述的?
2019-08-24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