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1536406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材料中的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核心思想和教育上的思想分别是什么?
(3)如果你想了解他的思想和言论,最好看哪一本书?
【知识点】 孔子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论语》

材料二:

图片主张图片主张
如图人物主张
“______”,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如图人物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烟烟生辉,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该思想家的哪一政治主张?该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2)根据材料二表格的提示,请你写出①、②处所对应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11-09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的功能。隋朝中央政府成立国子监,一直延续到明清,明代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律令、书法等。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发展学术、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材料二 13世纪,欧洲大学在教会支持下逐渐获得自治权利。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几何、天文、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汉代讲经图                                          中世纪大学课堂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外教育的共同点。
(2)举出一位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并简述其贡献。
2024-03-30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材料一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们其中的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①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_____
②认为人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_____
(2)材料二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孔子在教育上还有什么贡献?
(3)材料三“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4)材料四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5)如何保留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请谈谈你的认识。
2021-09-04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