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世贸组织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5366806
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材料三   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中国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

——曾航《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材料四   2020年是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开篇之年,从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发展战略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两个维度的大局看,促进东亚合作、建设东亚共同体对于中国外交至关重要,努力扩大双多边合作面,缩小分歧,排除外来干扰,巩固现有东亚合作平台,保持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大方向不动摇。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要求写出图序和名称)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甚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节选自《不可不读世界历史》

材料二:美国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三:全球范围内冲突和贫困尚未根除,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愈发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

——摘自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与哪次战争有关?1942年元旦,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有何重大意义?1944年6月的哪一军事行动开辟了欧洲二战场?“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对苏联实行的什么政策?写出这一政策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该世界格局结束于哪一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愈发强劲”的时代潮流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应如何顺应时代潮流?
2021-05-12更新 | 1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被发现】1492年lO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大国崛起》解说词
(1)“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畅游天地间】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
类别
时间
交通工具
发明人
水路
1807年

富尔顿
陆路
1825年
火车机车

1885年

卡尔·本茨
航空
1903年
飞机


【合作你我他】

据资料显示,苹果第5代iPad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3)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如今的“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有何积极影响?
2016-11-27更新 | 1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柏林的工厂、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不断涌现推动了社会的技术创新,……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有轨电车是1879年由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公司在柏林研发的,两年后便在柏林利希特费尔德投入使用。

——李慧《冷战时期西柏林城市的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五十年代,……东柏林斯大林居住区一期设计风格与莫斯科设计风格皆要凸显其强大的政治集权特征……反观西柏林,其在美国资本主义体制的影响下,一系列自由居住区的设计项目逐步展开,大多皆以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为主进行快速的设计建造。

——彭璐《社会意识形态视角下东西柏林居住区设计思想探究(1950S-1980S)》

材料三   东西柏林合并之后,波茨坦广场以“批判性重建”为指导方针,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为了顺利推进改造计划,政府引入跨国企业和大财团进行投资和运作……其主体建筑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由奔驰公司投资建设的波茨坦广场建筑群,二是日本索尼公司投资建设的索尼中心,三是以电子设备制造为主的瑞士跨国公司。

——王立、邱川曦、薛德升《世界城市全球化空间的演变与重塑模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归纳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德国在该时期领先的行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柏林居住区设计的不同特点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国际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批判性重建”的方式及其体现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城市建设的因素。
2024-02-27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