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5371777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3)“甲午战败割台”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甲午战败”唤起了哪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4)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从中你有何感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示意图,写出A、B两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2018-10-28更新 | 1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三个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

A:(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B: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填写表格中A、B、C处的关联内容。
(2)材料一中“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结果是签订了材料二中某一不平等条约。该内容是_________(写字母符号),该条约的名称是《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2024-02-27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摘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第一次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材料一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2)根据材料二,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举出洋务派的一个著名代表人物。

材料三 见下侧漫画。



(3)材料三的这幅漫画所反映的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宣告了哪一制度的终结?
(4)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2021-11-08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