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武帝的经济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5589071
巩固大一统,创新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人民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了什么货币?请指出“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而实行的措施?
【知识点】 武帝的经济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历史图片



(1)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偃”是指谁?“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3)根据材料三的图1和图2,说出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领域分别有何举措?
(4)秦始皇、汉武帝无疑是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历史上他们也不乏负面评论,请你谈一谈他们的是非功过。(秦始皇、汉武帝任选一人。要求:有明确的观点,辩证作答,史论结合)
2022-05-19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情境分析

情境一:先帝怜悯边境人民长期遭受祸害,苦于被匈奴掳掠,所以在边境建造城堡要塞,修整烽火台,屯田驻军来防御敌人。因为边防费用不足,所以才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补充边防经费。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1)“先帝”指的是谁?根据材料,指出先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情境二:张骞,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之一。他本是侍卫皇宫的一个普通郎官,不甘心碌碌一生,于是应募出使,投身绝域。在他之后,商贾驼队、政府使节、屯田军吏在绿洲与戈壁上穿梭行进。史书形容当时的景象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2)为什么称张骞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请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概括张骞的优秀品质。
2018-02-01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巩固统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写出一点即可)汉武帝在军事上派谁反击匈奴?(请写出两个人物)

材料二: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呢?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刘秀


(2)材料二中的“大汉”最早是由谁开创的?根据所学,为实现中兴,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民族大融合,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中国通史》


(3)结合所学,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列举两例他“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采取的措施。据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对“华夏民族”发展的具体影响。
2024-02-21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