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5618856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举行,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彰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利用地势和河道,在岷江上修建具有防洪、灌溉等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B.永济渠C.都江堰D.大运河
【知识点】 都江堰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关于此记载的理解,错误的是(     
A.材料表述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B.此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C.“时无荒年”指四川从此无水旱灾害D.“天府”喻指成都平原
2024-05-06更新 | 1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景况得益于(     
A.大禹治水B.都江堰的修建
C.灵渠的开凿D.大运河的开通
2022-10-22更新 | 131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入了极大的灾难之中,一切生命财产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学生也问道:“成都平原上的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程,是否幸存?”这项巨大工程是(   )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黄河
2020-01-16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