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国民革命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055 题号:1571567
阅读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了,“宁汉合流”,他们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革命陷入了低潮。
材料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动者是谁?材料二中的武装起义指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一省欲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四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与陈天华等的谈话》1905年

材料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三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四   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你们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


(1)材料一中,为“互相联络”,孙中山于当年建立了什么组织?该组织的性质如何?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他们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中国祸乱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4)材料四中的军校叫什么?孙中山创办这所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5)请尝试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先生。
2019-12-16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江西是个好地方,江西人民根正苗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伐战争中,江西工人阶级积极传递情报,阻断敌人交通通信,协助运输物资,慰劳军队,甚至直接参军参战,加速了北伐战争在江西战场的进程。江西工人运动也迎来了大发展,到1927年7月,全省县总工会发展到63个,会员发展到20多万。特别是赣州的工人运动,在陈赞贤的领导下开展的如火如荼,获得了“一广州、二赣州”的战役。

——摘编制江西省档案馆《江西革命故事展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西工人阶级是如何支援北伐战争的?并分析北伐战争对江西工人阶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1930年10月,毛泽东为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详细调查了兴国县永丰区的土地革命情况。毛泽东之所以选择这一区作调查研究,那是因为该地区位于兴国、赣县、万安三县的交界,是赣南土地斗争情况的一个缩影,明白了这一区的情况,赣县、万安二县情况相似,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便可基本掌握。毛泽东通过“兴国调查”,解剖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土地斗争中的思想动向和现实表现,进一步明确了在这场斗争中依靠谁、团结谁、孤立谁、打倒谁的问题,为各级苏维埃制定和执行阶级政策找到了依据。

                                                                        ——摘编自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选择在兴国县永丰区开展调查的原因和意义。

材料三   我们的家乡江西是一片深埋着阴魂的红土地。江西的红,浸润了革命烈士的鲜血,裹挟着汹涌的民族热情,在赣鄱大地上生根、发芽。

(3)下列证实了江西的红,请根据下图思路填补AB两处的内容。
2024-02-20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共合作军阀乱,蒋汪中途闹政变。武装反抗枪声起,秋收仗后走麦田。

材料二 蒋飞西安督“剿共”,张杨爱国行“兵谏”。摒弃前嫌共抗日,二次合作保家园。

材料三 重庆谈判争和建,“双十协定”终不算。挺进中原局势变,百万雄师渡天堑。


(1)材料一中“国共合作”指什么历史事件?在哪里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2)材料二中“张杨爱国行‘兵谏’”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最终如何解决?哪一事件后,“二次合作”真正实现?
(3)材料三中“挺进中原局势变”是指何事?“百万雄师渡天堑”又有何重要意义?
(4)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你有何感想?
2020-01-11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