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1580678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53年农轻重比例(%)57年农轻重比例(%)53-57年平均增速(%)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材料三:①“文革"时期:“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风阳。”②改革时期:“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一不同时期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习近平探访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家时说:“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哪-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大跃进”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3)两段唱词反映凤阳的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相关制度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不可照抄材料)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材料二: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除,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3)材料三中“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包产到户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是什么?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2020-09-14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图,有力推动了维护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对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光明日报》(2019529日)材料二下表所示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变化情况

成分比例


年份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310.8%11.6%2.7%71.2%5.9%
195632.2%53.4%7.3%7.1%0

材料三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195311日)


(1)材料一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题41表所示我国各种经济成分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我国在建国初期做了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021-11-19更新 | 8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就全世界而言,现代化过程是各国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相互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少数国家“后来居上”,实现追赶或超过现代化先行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后来者,如果从 1750年算起的话,欧洲和北美陆续开始工业化,而中国工业化的时间滞后了100-200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才开始正式发动工业化。

材料二日本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从 70%下降到50%,花了80年时间,美国花了50年时间,苏联花了33年的时间,而中国从1978年到1995年,仅花了17年时间。在这17年中,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49,大大高于英法美国家的增长速度,打破了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后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记录,堪称为东亚奇迹。

材料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不仅为整个国家或地区带来重大变化,而且也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的重大变化,加速促进劳动力向更高的生产力转移。而结构变化又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工人技能的改善,教育的发展,组织的改进以及国际贸易的更大程度的开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利益与使命》胡安刚、杨帆


(1)材料一中“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才开始正式发动工业化”,所指哪个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78年到1995年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工业化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2023-05-25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