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5808793
1863 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开始着手翻译美国人惠顿的《万国公法》,该书受到恭亲王等人的赏识,由总理衙门拨专款付印出版。1864 年,丁韪良将其翻译的《万国法原理》手稿呈供到总理衙门,国际法开始系统、正式地传入中国。尽管意识到“强则可享国际法上的利益,弱则国际法并不可恃”,清政府依然有意识地将国际法规范运用到中外关系的处理中。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外交处境得到根本性改变B.盲目自大的心态完全消失
C.经济近代化成就非常突出D.近代外交观念逐渐影响中国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和价值的评判。以下选项不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以挽救清政府
B.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洋务运动传播了西方科技学说,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义和团运动虽然出现了盲目排外的情况,但这无损斗争的正义性
2023-01-29更新 | 4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为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的目录节选。据此推知,与其相关的历史大事是(     
11.3军事现代化和早期工业化217
先驱者;恭亲王与李秦园——阿思本舰队;各省自强运动的开始;守旧派的反对
11.4自强运动的各个阶段222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11.5自强运动的局限与影响227
缺乏协调;眼界狭窄;资本匮乏;外国帝国主义;技术落后和世风日下;社会和心理惰性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2022-11-22更新 | 2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世纪中后期,中国持“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
2020-12-04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