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15815088

材料一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材料二     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耻辱……中国面临的不是强与弱,而是更严峻的存与亡的问题了。朝野上下发出了“保国保种”的呼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又进一步道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梁启超于1902年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民族融为一家,形成了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后来孙中山等革命派也接受了梁启超关于“中华民族”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材料三   在社交媒体上,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和2021改一改了!”2021年3月18日,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这番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同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场景对比图刷屏传播。“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是辛丑年,两个甲子过去了,中国早已不是原来那个中国了,中国人低声下气、丧权辱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依据材料三,谈谈你的感受。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材料一:天朝之梦——清乾隆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图强之梦——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材料三:美丽中国梦——如今,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1)材料一中“天朝之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开始被打碎的?
(2)材料二中“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于什么?
(3)材料二中“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中,发生了一次“巨变”,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是“历史性巨变”?
(4)材料二中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走出黑暗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5)材料三中“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最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什么决策?“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你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如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024-04-26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058孙中山在日本成立A
19114黄花岗起义
19111010B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C成立
1912212宣统帝下诏退位
…………

材料二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1)材料一表格中的A、B、C处分别是什么事件?A的机关报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2-02-23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二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材料一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并指出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角度,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新文化运动在现代化道路上又有什么新的突破?
2023-12-31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