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159007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为关键的发明是什么?

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且受到了巨大影响。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能源部门的革命开始的,主要依靠电的大量供应,电力成为一种新动力,并引发了一系列电气产品的发明。石油作为新能源被发现后,促进了内燃机的发展。同时钢也逐步替代了铁,使美国进入“钢铁时代”。

——据龚淑林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2)材料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新材料”分别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欢欣与痛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腐烂的动植物产生了空气中的杂质,劳动阶级的住房潮湿而狭窄,并弥漫着污浊,而且每况愈下。每年由于污秽和通风条件恶劣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比我国在近代进行的任何战争伤亡还多。……同良好生活环境中健康生活的居民相比,教育对她们的积极影响非常有限。

——艾德温·查德威克《劳动居民的卫生状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驱使图2中的汽车动力是什么?说明图三中的发明家及其国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让人们感受到哪些痛苦?
(3)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哪些是有益的?(举一例说明)
(4)我们应该怎么样扬长避短让工业革命的成果造福于人类?
2021-12-14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社会生活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序号史实
元代,丝棉制品成为蒙古地区各阶层居民服饰的重要部分,以前以粗制皮革物为主要服饰的习惯开始改变;酒、茶等也成了蒙古人日常的重要饮料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在唐代传入中亚,以后逐渐传到西方各国。日本和东南亚一带的饮茶习惯,也是唐代开始从中国传去的
在彼得一世的倡导下,俄国贵族开始穿戴西方衣帽,模仿西方时尚,舞会、沙龙等社交活动也成为上流社会的癖好,而俄罗斯传统的大胡子则遭到禁止
汉语日常用语来源举例:胡同、戈壁、歹、哈叭狗——来自于蒙古语:萨其马/萨奇马、胳肢隔肢—一来自于满语
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易服”“剪发”等,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中国社会生活史呈现出民族交融的特征:_________
中国社会生活史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部分:_________
政府通过改革主动改变社会风俗:_________

材料二



(2)考古发现、历史照片等能为我们还原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请从上述图片中任选一幅,结合所学,写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工业城市是近代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之地。城市出现了大量的新建筑,比如为举办世界博览会建造的伦敦水晶宫和巴黎埃菲尔铁塔。1819年,公共马车在巴黎开始出现;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1880年,纽约的有轨电车替代了马车。公共图书馆在十八世纪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因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讲究的西装外套、马甲、礼帽,到十九世纪中叶成为男装主流,巴黎更以时髦服装和名贵香水闻名于世。


(3)依据材料三,概括欧美各国近代社会生活出现的新气象。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
(4)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具有浓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并对如何进行研究提出建议。
2021-05-30更新 | 1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茶叶是西方认识东方的窗口,也是东方对外交往的桥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对茶叶的要求虽然已经增长,可是中国酬答这种要求的愿望却没有跟着发展起来。事实是中国向来没有打算同欧洲人接触,但是却拥有吸引它们的货物。自然经济形态导致中国社会缺乏消费英国工业品的需求,于是茶叶成为了中英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有学者据此将“丝绸之路”改称“茶叶之路”,中英茶叶贸易呈现一边倒的不平衡态势。

——刘礼堂、陈韬《清代茶叶贸易视野下的中英关系——以贸易博弈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从中国引种茶叶,随后印度茶叶产业不断发展。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1900年原茶业协会成立科学部,专门研究茶叶生产制作。至20世纪初,印度代替中国成为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50%以上。

——摘编自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影响》

材料三: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茶叶出口总量为10.85万吨,同比增6.0%,出口总额7.19亿美元。与此同时,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中国茶叶出口也产生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首批互认的100个地标产品中,共有来自全国11个产茶省的28个茶叶地标产品,出口总额已超过1亿美元。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怎样扭转这一“不平衡态势”的。
(2)依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中期以来印度茶叶产业超越中国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茶叶畅销的时代背景。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认识。
2023-03-21更新 | 2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