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 “一超多强”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6041435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1)米开朗琪罗作品中圣母形象的变化是受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回答“孟德斯鸠学说”在美国得到贯彻的法律文献?

材料三:观察如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引起材料中“16-20世纪,地球由大变小”的直接因素?写出火车和飞机的发明者。

材料四:



(4)战争是推动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请结合欧盟所学知识,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如图的“不平衡的跷跷板”形象地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国家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五: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5)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原创)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一直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材料二   见下表

项目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
经济“马歇尔计划”出台(1947)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5)
地缘政治联邦德国成立(1949)民主德国成立(1949)

材料三   下图是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反目成仇的原因,并说明两国各有什么意图。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冷战的特点,并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的关联。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美苏争霸结束了,但冷战的“硝烟”并没有散去,结合当今世界格局,谈谈你的感想。
2021-06-20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上图为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示意图。请你完成该图的填充。
A:_____B:_____C:_____

材料二   读下面三幅图

图一   1947年杜鲁门发表演讲

图二   马歇尔计划宣传画

图三 华约和北约


(2)材料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习近平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致辞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国应有怎样的担当?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20-1992年间西欧、美国和日本商品出口占GDP的比重(单位:%)

年份西欧美国日本
18203.52.0-
187010.02.50.2
191316.33.72.4
19509.43.02.3
197320.95.07.9
199229.78.212.4

——摘自罗伯特·阿尔布里坦《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繁荣、危机和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20-1870年西欧商品出口占GDP的比重产生变化的原因,并指出1950-1992年日本商品出口占GDP的比重产生变化反映了哪一现象?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的提示信息,写出与序号①②③处对应的内容。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摘编自刘全智《冷战史》

材料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日内瓦,47分钟,30多次掌声。讲到关键处,几乎句句赢得掌声,这是共鸣之声。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激荡世界》


(3)材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2022-07-06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