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8 题号:16131080
图表是中国1953年到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全行业公私合营开始实施B.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C.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17]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在哪一时间段在我国建立的?(       
A.1949—1952年B.1953—1956年
C.1956—1966年D.1966—1976年
2021-06-21更新 | 11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该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抗美援朝
2022-05-05更新 | 4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土地制度作过多次调整,以下言论最能反映三大改造完成后农民感受的是(     
A.“收成再好有啥用,还得向地主多交租”
B.“合作社就是好,集中力量办大事”
C.“总算翻了身,有了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D.“包干到户就是好,多劳多得嘛”
2022-07-07更新 | 2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