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26 题号:1613939

阅读《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民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文”指谁?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在什么时间?

(2)材料中的哪三句话体现了三民主义精神?

【知识点】 初中历史综合库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春秋时期的哪一史实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3)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二】某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三人最后入围。
入围人员:庄子 韩非 墨子
节目类型:
A.《人与自然》 B.《法制空间》C.《军事天地》D.《爱心世界》 E、《教育论坛》

(4)请你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节目。(只需填序号)
庄子——________ 韩非——_______ 墨子——_______
【材料三】阅读下面图
(5)下图内容是东汉时童子魏照每天为老师郭泰洒扫庭除(打扫庭院)。对魏照的做法,你怎么看?
2015-12-17更新 | 9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侵和庞大帝国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亚历山大的野蛮侵略给东方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马其顿军队所到之处,洗劫财物,掳掠人口,大批居民被杀戮,成千上万的人被卖为奴隶。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1)材料一中的“马其顿军队所到之处”有哪些地方?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

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途中,他在所征服的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例如,尼罗河三角洲的亚历山大城,成为地中海地区与东方各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成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布匿战争的交战双方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四: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是在何时?该帝国与中国的贸易之路被称为什么?该路线的作用是什么?
2020-09-16更新 | 1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从中选择两个中华文明的特性,用历史课堂学过的知识加以证明。
(2)结合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一下你的观点和看法。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信息,字数不少于100字。
要求:①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
③题目和字数符合要求。
2023-11-18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