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9 题号:16143391
口号往往是个人或群体价值观的鲜明表达,中国近代史上的仁人志是为了振兴中华,唤醒民智,提出了一个个振聋发聩的战斗口号,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民族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是历史风云变幻的世纪,因此也孕育了许多思想家,但真正能够达到“思想、思维和思考模式能形成思想体系,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标准的伟大思想家主要有12位。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位列其中。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任选其中一位并指出他的核心思想。

材料二   2015年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由8位英国顶尖国际和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林肯、华盛顿和罗斯福分列“最伟大总统”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以下是对三位总统评价的摘录:林肯领到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华盛顿开创了美国,给美国留下了民主制度。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两位总统,指出他们在摆脱国家危机方面的突出贡献。

材料三   20世纪,在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乡”“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3)中国人民“醒过来”和“站起来”分别是指什么事件?这两个事件在改变“中国前进的方向”方面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8-06-11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十世纪的中国是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向光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鸥《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民国早期……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尝试用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事件使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史料中“沉沦”的含义是什么?
(2)1901-1920年是中国“沉沦”的谷底,也是中国“上升”的起始时期。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什么?给出理由。
(3)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他们“唤醒国家和人民”的“基本东西”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28年”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2023-08-07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校学生就《回望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屈辱与反抗并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为何说“这场战争”是“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困惑与希望交织】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2)因“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在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尝试学习了西方的什么政治体制?
【黑暗与光明搏击】

材料三   

材料A: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B: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3)为什么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为冲破黑暗,1915年在孙中山的号召下掀起了哪一次革命运动?
【回望历史砥砺前行】
(4)综合上述历史事件,谈谈如何挽救民族危机。
2022-02-14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