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16273536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图一我国农民获得土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简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图二中的历史事件与图一中的历史事件的相同作用有哪些?二者又有哪些不同点?
(3)图三中的大桥是我国实施什么期间取得的成就?这一期间还有哪些成就的取得?
(4)图四中大桥的建成通车见证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三: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1)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据材料一,概括土地改革后,“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指什么?
(3)材料二标语所指的是什么政策?
(4)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同学们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你的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2023-04-30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约占有农村70~80%的耕地,他们以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不得温饱。这是旧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之一。


(1)为改变材料所述的状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党实行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1953年8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实行了哪一举措?“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3)为了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是如何进行改革的?这些措施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总结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转变?
2020-10-28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五星红旗,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们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三: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凶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次“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2)歌曲《五星红旗》让人心潮激荡。回忆一下有哪些五星红旗的画面让世界都为之敬仰,试举两例说明。
(3)与材料二有关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举出两位英雄人物的典型代表。
(4)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土地改革,它开始于哪一年?它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022-08-19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