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647 题号:1637843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步骤一:【搜集资料】:
(1)、请根据卡片中的“相关提示”,填写“查找类别”中人物和事件的名称

探究步骤二:【解读史料】
【崛起篇】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2)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衰落篇】 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3)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战后形成了什么新的国际格局?
【复兴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4)根据材料,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
探究步骤三【总结思考】
(5) 综合以上探究活动,你能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什么认识?
【知识点】 初中历史综合库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就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28年的民主革命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王德华、侯远长主编《中国统战论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2)材料二中,毛泽东指出了“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请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2023-04-06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他(邓小平)提出,“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史称“九二共识”。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台湾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近来言语放浪得很,一会儿标榜自己“的确是台独工作者”,一会儿又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被国台办发言人多次点名痛斥仍不收敛。……挑衅一中红线必然损害民生福祉、危害台海和平,哗众取宠、执迷不悟必将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新华网43日《三问“台独工作者”赖清德》

材料五   2018年以来,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动作很多,除了“台湾旅行法”,“国防授权法”呼吁对台军售正常化,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美国国会还有其他涉台法律待通过,比如“台湾安全法”等等。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和谴责其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和中美关系的行径。

——摘编自央广网


(1)材料一中《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深远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说一说“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简要归纳当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威胁有哪些?
(5)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请你为如何实现祖国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一条)。
2023-07-29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一年(1861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

同治二年(1863年)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十一年(1872年)       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七年(1881年)             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

光绪八年(1882年)             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摘编自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摘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从洋务运动的“小变”到戊戌变法的“全变”,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什么发展变化?

材料三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书写的挽联


(3)根据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先生”指谁?“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什么?“未竟之功”如何理解?
2022-11-25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