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6396962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1个春秋,回首71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落后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年份项目
1952总产量1.64亿吨130.4亿吨135亿吨0.65亿吨
1949年增长36﹪193﹪754﹪105﹪
1957总产量1.95亿吨164亿吨535亿吨1.3亿吨
1952年增长19﹪26﹪296﹪100﹪
(2)分析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失误挫折】

材料三: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分析指出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了?
【改革开放】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上面的材料出自谁之口?他的理论在哪次会议中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你如何评价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95~1913年哪一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材料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材料四 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这一期《时代》(美国著名新闻周刊)谈的正是“中国制造”,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的“中国制造”,甚至连故去的毛泽东,在本期的《时代》封面里,也穿上了时髦的LV——很显然,这件LV,也是“中国制造”。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中国制造”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018-06-10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校开展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人物篇】下图中人物是20世纪5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



                       图一 黄继光                                      图二邱少云
1请你分别写出下列人物的英雄事迹。

【成就篇】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三 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四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改造篇】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图五
(3)图5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在1951年分得了土地和一头牲畜……1953年,他又将自己的土地、牲畜等入“社”的故事。孙志刚分得“土地和一头牲畜”和将“土地、牲畜等入‘社’”分别发生在哪一运动中?在这两次运动中土地的所有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1-04-12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到1925年苏联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苏联现代工业还比较落后,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为使苏联成为的社会主义业化强国。1927年联共通过了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由1928月开始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

图二:“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7年底胜利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业化的初步基础。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两个计划在内容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2022-05-07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