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全民族团结抗战及胜利 > 抗战中的国际援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6413644
【民族复兴与道路自信】

材料   中国在争取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集中显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蓬勃伟力。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摘编自步平《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战时期中国“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所采取的行动。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时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两例。分析中国“遭受到耻辱性失败”的原因。
(2)材料二中“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取得日本对华全面侵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1-02-18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读史料:【马鞍山保卫战】1942年11月9日,1000多名日伪军在“扫荡”沂蒙山根据地后,得悉淄川东南部的马鞍山藏有八路军干部和大量弹药,便向马鞍山发起攻击。在此养伤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八路军某部副团长王凤麟率领干部、战士、伤病员及抗属40余人,凭险据守,他们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枝枪阻击敌人,击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翌日,敌人从博山、莱芜、张店等地运来日伪军3000余人和大量弹药,还加派飞机助战,加强了攻山力量。日伪军轮番冲锋,狂轰滥炸。守山人员英勇奋战,誓死坚守。战至黄昏,王凤麟及山东军区干部于平、李成仕、谭克平等30余人壮烈牺牲;益都县参议长冯旭臣一家6口同时遇难;仅有少数几人跳崖后脱险。敌人占领了马鞍山,但却被击毙师团参谋长以下官兵100余人,伤残更多,而且夺得的也只是一座空山。马鞍山保卫战在山东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淄博网


(1)中国抗日战争具有以下特点,试用材料中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每一特点列出一项具体史实说明;每一具体史实只能使用一次。

序号特点材料中的具体史实
1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2敌后战场是重要的抗日战场        
3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坚持抗战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5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依据材料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简要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通道。

——美国总统罗斯福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彭德怀指挥下的哪一次战争有力击了日军的气焰?简要说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2020-01-26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反对日本法西斯肆虐和荼毒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到了1945年初发展到91万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9.2万多次,收复国土83.7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摘编自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从1940年起,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左右。这在鼓舞中国军民士气、增加中国抗战力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地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简述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2024-01-26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