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1641506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材料一中的局面,该措施的实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2)图A中的新闻标题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B中的报道是否真实。你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恰恰是没有仿照西方民主模式才成功的, “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摘编自《时代周刊》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中国模式”在政治制度方面指什么。在经济体制方面指什么?该经济体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出的“中国的发展”道路的名称,并谈谈你对这一发展道路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思想引领】

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图2会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什么?
【吹响号角】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3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18个农民按手印”所引发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给“松绑”国有企业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的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什么目标?
【层层推进】
(4)图4中,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是四个经济特区位于哪两个省?
(5)综合上述材料及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023-06-25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跨世纪大辩论”指什么事件?列举“大动荡、大变革”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要试验的经济模式。并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怎样推动社会发展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飞跃的主要原因。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追梦三部曲,救国之梦一建国之梦—强国之梦。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引领了中国10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梦想。

【救国之梦】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建国之梦】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强国之梦】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1)孙中山的“救国之梦”指导思想是什么?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能够体现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做法有哪些?
2021-03-24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